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“栗乡之夜”上出现感人一幕.......

    信息发布者:李庆军
    2018-07-01 15:54:50   转载

    在“栗乡之夜”教育专场文艺演出舞台上,出现了感人的一幕,一名女子躬身90度向一名佝偻男子敬礼,感动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。


    他叫于稳,是一名扎根山村48年,退休仍不离岗的老教师,鞠躬的是他的学生,一名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年轻女教师,旁边的小男孩是于老师正在教着的学生。


    于老师第一次被迁西人熟知是在三年前的”德耀栗乡,善行迁西”第八届道德模范的颁奖晚会上,于稳老师的家坐落在迁西北部的深山脑峪村,脑峪村是十分偏僻的村庄,山路十八弯,也是迁西最后一个通电的村子,这么偏远的地方自然没有人会愿意长期在这里的教书,初中毕业回乡的于稳开始教村里孩子,成为一名教师,从此就在这里扎根,一个人撑起一个学校。


    于稳老师原本是挺拔的,笔直的,因为当时的学校太简陋,低矮潮湿,四处漏网,于稳老师得了风湿性脊柱炎,又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,挺拔的身子一天天弯曲了下来,便成了现在这样。



    就是这样一个佝偻的身躯,确为孩子们搭建起了通往外界的桥梁,如今脑峪村已经有十多人考上大学并参加工作,于稳老师退休后,原本可以歇一歇了,可是,如果他一旦退休脑峪这个教学点就要撤销,孩子们就要去几公里外的地方上学,给孩子和家长带来诸多不便,村长找到他希望他能够继续教孩子们,为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和孩子们,于老师豪不犹豫的答应了,村里人笑了,村小学不撤了,朗朗的读书声还在,五星红旗又高高的飘扬在操场上了。


    县教育局局长走上台为于稳老师献上鲜花,表达由衷的感激和尊敬;为孩子送上奖品,勉励他好好学习,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

    现在脑峪村小学只有一名学生,就是台上这个小男孩,一所学校,一个学生,一名老师,他们在大山深处,用知识为梦想插上翅膀。


    主抓教育的副县长和县协主席走上台来,感谢于老师为山乡教育的奉献!


    于稳——已经不只是一个名字,而是山村教师的缩影,是山村的希望,在偏远的山村学校,还有无数个“于稳”他们默默地坚守在教育一线,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,为教育燃烧,为教育奉献,因为有了他们,山村才有了希望,向于稳老师致敬,赞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